首页 > 左传 > 正文

左传·定公九年

作者: 左丘明 更新时间:2021-05-08 22:10

  【经】九年春王正月。夏四月戊申,郑伯虿卒。得宝玉、大弓。六月,葬郑献公。秋,齐侯、卫侯次于五氏。秦伯卒。冬,葬秦哀公。

  【传】九年春,宋公使乐大心盟于晋,且逆乐祁之尸。辞,伪有疾。乃使向巢如晋盟,且逆子梁之尸。子明谓桐门右师出,曰:“吾犹衰绖,而子击钟,何也?”右师曰:“丧不在此故也。”既而告人曰:“己衰绖而生子,余何故舍钟?”

  子明闻之,怒,言于公曰:“右师将不利戴氏,不肯适晋,将作乱也。不然无疾。”

  乃逐桐门右师。

  郑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君子谓子然:“于是不忠。苟有可以加于国家者,弃其邪可也。《静女》之三章,取彤管焉。《竿旄》‘何以告之’,取其忠也。故用其道,不弃其人。《诗》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子然无以劝能矣。”

  夏,阳虎归宝玉、大弓。书曰“得”,器用也。凡获器用曰得,得用焉曰获。

  六月,伐阳关。阳虎使焚莱门。师惊,犯 之而出,奔齐,请师以伐鲁,曰:“三加必取之。”齐侯将许之。鲍文子谏曰:“臣尝为隶于施氏矣,鲁未可取也。上下犹和,众庶犹睦,能事大国,而无天灾,若之何取之?阳虎欲勤齐师也,齐师罢,大臣必多死亡,己于是乎奋其诈谋。夫阳虎有宠于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君富于季氏,而大于鲁国,兹阳虎所欲倾覆也。鲁免其疾,而君又收之,无乃害乎!”齐侯执阳虎,将东之。阳虎愿东,乃囚诸西鄙。尽借邑人之车,锲其轴,麻约而归之。载葱灵,寝于其中而逃。追而得之,囚于齐。又以葱灵逃,奔晋,适赵氏。仲尼曰:“赵氏其世有乱乎!”

  秋,齐侯伐晋夷仪。敝无存之父将室之,辞,以与其弟,曰:“此役也不死,反,必娶于高、国。”先登,求自门出,死于溜下。东郭书让登,犁弥从之,曰:“子让而左,我让而右,使登者绝而后下。”书左,弥先下。书与王猛息。猛曰:“我先登。”书敛甲,曰:“曩者之难,今又难焉!”猛笑曰:“吾从子如骖之靳。”

  晋车千乘在中牟。卫侯将如五氏,卜过之,龟焦。卫侯曰:“可也。卫车当其半,寡人当其半,敌矣。”乃过中牟。中牟人欲伐之,卫褚师圃亡在中牟,曰:“卫虽小,其君在焉,未可胜也。齐师克城而骄,其帅又贱,遇,必败之。不如从齐。”乃伐齐师,败之。齐侯致禚、媚、杏于卫。齐侯赏犁弥,犁弥辞,曰:“有先登者,臣从之,皙帻而衣狸制。”公使视东郭书,曰:“乃夫子也,吾贶子。”公赏东郭书,辞,曰:“彼,宾旅也。”乃赏犁弥。齐师之在夷仪也,齐侯谓夷仪人曰:“得敝无存者,以五家免。”乃得其尸。

  公三襚之。与之犀轩与直盖,而先归之。坐引者,以师哭之,亲推之三。

点击加载下一章

目录

255
倒序
  1. 正文卷
  2. 左传·隐公元年
  3. 左传·隐公二年
  4. 左传·隐公三年
  5. 左传·隐公四年
  6. 左传·隐公五年
  7. 左传·隐公六年
  8. 左传·隐公七年
  9. 左传·隐公八年
  10. 左传·隐公九年
  11. 左传·隐公十年
  12. 左传·隐公十一年
  13. 左传·桓公元年
  14. 左传·桓公二年
  15. 左传·桓公三年
  16. 左传·桓公四年
  17. 左传·桓公五年
  18. 左传·桓公六年
  19. 左传·桓公七年
  20. 左传·桓公八年
  21. 左传·桓公九年
  22. 左传·桓公十年
  23. 左传·桓公十一年
  24. 左传·桓公十二年
  25. 左传·桓公十三年
  26. 左传·桓公十四年
  27. 左传·桓公十五年
  28. 左传·桓公十六年
  29. 左传·桓公十七年
  30. 左传·桓公十八年
  31. 左传·庄公元年
  32. 左传·庄公二年
  33. 左传·庄公三年
  34. 左传·庄公四年
  35. 左传·庄公五年
  36. 左传·庄公六年
  37. 左传·庄公七年
  38. 左传·庄公八年
  39. 左传·庄公九年
  40. 左传·庄公十年
  41. 左传·庄公十一年
  42. 左传·庄公十二年
  43. 左传·庄公十三年
  44. 左传·庄公十四年
  45. 左传·庄公十五年
  46. 左传·庄公十六年
  47. 左传·庄公十七年
  48. 左传·庄公十八年
  49. 左传·庄公十九年
  50. 左传·庄公二十年
  51.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
  52.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53.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
  54.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55. 左传·庄公二十五年
  56.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
  57. 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58.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59. 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60. 左传·庄公三十年
  61. 左传·庄公三十一年
  62.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63. 左传·闵公元年
  64. 左传·闵公二年
  65. 左传·僖公元年
  66. 左传·僖公二年
  67. 左传·僖公三年
  68. 左传·僖公四年
  69. 左传·僖公五年
  70. 左传·僖公六年
  71. 左传·僖公七年
  72. 左传·僖公八年
  73. 左传·僖公九年
  74. 左传·僖公十年
  75. 左传·僖公十一年
  76. 左传·僖公十二年
  77. 左传·僖公十三年
  78. 左传·僖公十四年
  79. 左传·僖公十五年
  80. 左传·僖公十六年
  81. 左传·僖公十七年
  82. 左传·僖公十八年
  83. 左传·僖公十九年
  84. 左传·僖公二十年
  85.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
  86.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87.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88.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89.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90.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91. 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92.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93.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
  94. 左传·僖公三十年
  95.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96.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97.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8. 左传·文公元年
  99. 左传·文公二年
  100. 左传·文公三年
  101. 左传·文公四年
  102. 左传·文公五年
  103. 左传·文公六年
  104. 左传·文公七年
  105. 左传·文公八年
  106. 左传·文公九年
  107. 左传·文公十年
  108. 左传·文公十一年
  109. 左传·文公十二年
  110. 左传·文公十三年
  111. 左传·文公十四年
  112. 左传·文公十五年
  113. 左传·文公十六年
  114. 左传·文公十七年
  115. 左传·文公十八年
  116. 左传·宣公元年
  117. 左传·宣公二年
  118. 左传·宣公三年
  119. 左传·宣公四年
  120. 左传·宣公五年
  121. 左传·宣公六年
  122. 左传·宣公七年
  123. 左传·宣公八年
  124. 左传·宣公九年
  125. 左传·宣公十年
  126. 左传·宣公十一年
  127. 左传·宣公十二年
  128. 左传·宣公十三年
  129. 左传·宣公十四年
  130. 左传·宣公十五年
  131. 左传·宣公十六年
  132. 左传·宣公十七年
  133. 左传·宣公十八年
  134. 左传·成公元年
  135. 左传·成公二年
  136. 左传·成公三年
  137. 左传·成公四年
  138. 左传·成公五年
  139. 左传·成公六年
  140. 左传·成公七年
  141. 左传·成公八年
  142. 左传·成公九年
  143. 左传·成公十年
  144. 左传·成公十一年
  145. 左传·成公十二年
  146. 左传·成公十三年
  147. 左传·成公十四年
  148. 左传·成公十五年
  149. 左传·成公十六年
  150. 左传·成公十七年
  151. 左传·成公十八年
  152. 左传·襄公元年
  153. 左传·襄公二年
  154. 左传·襄公三年
  155. 左传·襄公四年
  156. 左传·襄公五年
  157. 左传·襄公六年
  158. 左传·襄公七年
  159. 左传·襄公八年
  160. 左传·襄公九年
  161. 左传·襄公十年
  162. 左传·襄公十一年
  163. 左传·襄公十二年
  164. 左传·襄公十三年
  165. 左传·襄公十四年
  166. 左传·襄公十五年
  167. 左传·襄公十六年
  168. 左传·襄公十七年
  169. 左传·襄公十八年
  170. 左传·襄公十九年
  171. 左传·襄公二十年
  172.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173.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74.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175.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76.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177.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78.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179.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180.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181. 左传·襄公三十年
  182.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183. 左传·昭公元年
  184. 左传·昭公二年
  185. 左传·昭公三年
  186. 左传·昭公四年
  187. 左传·昭公五年
  188. 左传·昭公六年
  189. 左传·昭公七年
  190. 左传·昭公八年
  191. 左传·昭公九年
  192. 左传·昭公十年
  193. 左传·昭公十一年
  194. 左传·昭公十二年
  195. 左传·昭公十三年
  196. 左传·昭公十四年
  197. 左传·昭公十五年
  198. 左传·昭公十六年
  199. 左传·昭公十七年
  200. 左传·昭公十八年
  201. 左传·昭公十九年
  202. 左传·昭公二十年
  203.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204.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
  205.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206.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
  207.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08.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09.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210.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211.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212. 左传·昭公三十年
  213. 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214.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15. 左传·定公元年
  216. 左传·定公二年
  217. 左传·定公三年
  218. 左传·定公四年
  219. 左传·定公五年
  220. 左传·定公六年
  221. 左传·定公七年
  222. 左传·定公八年
  223. 左传·定公九年
  224. 左传·定公十年
  225. 左传·定公十一年
  226. 左传·定公十二年
  227. 左传·定公十三年
  228. 左传·定公十四年
  229. 左传·定公十五年
  230. 左传·哀公元年
  231. 左传·哀公二年
  232. 左传·哀公三年
  233. 左传·哀公四年
  234. 左传·哀公五年
  235. 左传·哀公六年
  236. 左传·哀公七年
  237. 左传·哀公八年
  238. 左传·哀公九年
  239. 左传·哀公十年
  240. 左传·哀公十一年
  241. 左传·哀公十二年
  242. 左传·哀公十三年
  243. 左传·哀公十四年
  244. 左传·哀公十五年
  245. 左传·哀公十六年
  246. 左传·哀公十七年
  247. 左传·哀公十八年
  248. 左传·哀公十九年
  249. 左传·哀公二十年
  250. 左传·哀公二十一年
  251. 左传·哀公二十二年
  252. 左传·哀公二十三年
  253. 左传·哀公二十四年
  254.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255.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256.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定公九年

书籍详情 我要发文章 举报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