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宋史 > 正文

卷一百三·志第五十六·礼六吉礼六

作者: 脱脱 阿鲁图 更新时间:2019-10-30 16:52

  ◎礼六吉礼六

  ○朝日夕月 九宫贵神 高禖 大火 寿星灵星 风伯雨师 司寒 蜡 七祀 马祖 酺神

  朝日,夕月。庆历,用羊、豕各二,笾豆十二,簠、簋、俎二。天禧初,太常礼院以监察御史王博文言,详定:"准礼,春分朝日于东郊,秋分夕月于西郊。《国语》:’太采朝日,少采夕月。’又曰:’春朝朝日,秋夕夕月。’唐柳宗元论云:’夕之名者,朝拜之偶也。古者旦见曰朝,暮见曰夕。’按礼,秋分夕月。盖其时昼夜平分,太阳当午而阴魄已生,遂行夕拜之祭以祀月。未前十刻,太官令率宰人割牲,未后三刻行礼,盖是古礼以夕行朝祭之仪。又按礼云:从子至巳为阳,从午至亥为阴。参详典礼,合于未后三刻行礼。"皇祐五年,定朝日坛,旧高七尺,东西六步一尺五寸;增为八尺,广四丈,如唐《郊祀录》。夕月坛与隋、唐制度不合,从旧则坛小,如唐则坎深。今定坎深三尺,广四丈。坛高一尺,广二丈。四方为陛,降入坎深,然后升坛。坛皆两壝,壝皆二十五步。增大明、夜明坛山罍二,笾豆十二。礼生引司天监官分献,上香,奠币、爵,再拜。嘉祐加羊、豕各五。《五礼新仪》定二坛高广、坎深如皇祐,无所改。中兴同。

  太一九宫神位,在国门之东郊。坛之制,四陛外,西南又为一陛,曰坤道,俾行事者升降由之。其九宫神坛再成,第一成东西南北各百二十尺,再成东西南北各一百尺,俱高三尺。坛上置小坛九,每坛高一尺五寸,纵广八尺,各相去一丈六尺。初用中祀,咸平中改为大祀,坛增两壝,玉用两圭有邸,藉用稿秸加褥如币色,其御书祝礼如社稷。寻以封禅,别建九宫坛泰山下行宫之东,坛二成,成一尺,面各长五丈二尺,四陛及坤道各广五丈。上九小坛,相去各八尺,四隅各留五尺。坛下两壝,依大祠礼。及祀汾阴,亦遣使祀焉。自后亲郊恭谢,皆遣官于本坛别祭。

  景祐二年,学士章得象等定司天监生于渊、役人单训所请祀九宫太一依逐年飞移位次之法:"案郄良遇《九宫法》,有《飞棋立成图》,每岁一移,推九州所主灾福事。又唐术士苏嘉庆始置九宫神坛,一成,高三尺,四陛。上依位次置九小坛:东南曰招摇,正东曰轩辕,东北曰太阴,正南曰天一,中央曰天符,北曰太一,西南曰摄提,正西曰咸池,西北曰青龙。五数为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上,六八为下,符于遁甲,此则九宫定位。岁祭以四孟,随岁改位行棋,谓之飞位。自乾元以后,止依本位祭之,遂不飞易,仍减冬、夏二祭。国朝因之。今于渊等所请,合天宝初祭之理,又合良遇《飞棋之图》。然其法本术家,时祭之文经礼不载。议者或谓不必飞宫,若日月星辰躔次周流而祭有常所,此则定位之祀所当从也。若其推数于回复,候神于恍忽,因方弭沴,随气考祥,则飞位之文固可遵用。请依唐礼,遇祭九宫之时,遣司天监一员诣祠所,随每年贵神飞棋之方,旋定祭位。仍自天圣己巳入历,太一在一宫,岁进一位,飞棋巡行,周而复始。"诏可。庆历仪,每坐笾、豆十二,簠、簋、俎二。皇祐增坛三成。又礼官言:"岁雩祀外,水旱稍久,皆遣官告天地、宗庙、社稷及诸寺观、宫庙,九宫贵神今列大祀,亦宜准此。"

  熙宁四年,司天中官正周琮言:"《太一经》推算,七年甲寅岁,太一阳九、百六之数,复元之初。故《经》言:’太岁有阳九之灾,太一有百六之厄,皆在入元之初终。’今阳九、百六当癸丑、甲寅岁,为灾厄之会。然五福太一移入中都,可以消异为祥。窃详五福太一,自国朝雍熙元年甲申岁,入东南巽宫时,修东太一宫。天圣七年己巳岁,五福太一入西南坤位,修西太一宫。请稽详故事,崇建祠宇,迎之京师。"诏建中太一宫于集禧观。十太一神,并用通天冠、绛纱袍。元丰中,太常博士何洵直言:"熙宁祀仪,九宫贵神祝文称’嗣天子臣某’,以礼秩论之,当与社稷为比,请依祀仪为大祀。其祝版即依会昌故事及《开宝通礼》,书御名不称臣。又近制,诸祠祭牲数,正配以全体解割,各用一牢,贵神九位悉是正坐,异坛别祝,尊为大祝,而共用二少牢,于腥熟之俎,骨体不备。谓宜每位一牢,凡九少牢。"诏下太常,修入祀仪。

  元祐七年,监察御史安鼎言:"按汉武帝始祠太一一位,唐天宝初兼祀八宫,谓之九宫贵神。汉祀太一,日用一犊,凡七日而止。唐祀类于天地。今春秋祀九宫太一,用羊、豕,其四立祭太一宫十神,皆无牲,以素馔加酒焉。再详《星经》:太一一星在紫宫门右,天一之南,号曰天之贵神。其佐曰五帝,飞行诸方,蹑三能以上下,以天极星其一明者为常居。主使十六神,知风雨、水旱、兵革、饥馑、疫疾、灾害之事。《唐书》曰:’九宫贵神,实司水旱。太一掌十六神之法度,以辅人极。’《国朝会要》亦云:’天之尊神及十精、十六度,并主风雨。’由是观之,十神太一、九宫太一与汉所祀太一共是一神。今十神皆用素馔,而九宫并荐羊豕,似非礼意。"诏礼官详定:十神、九宫太一各有所主,即非一神,故自唐迄今皆用牲牢,别无祠坛用素食礼。遂依旧制。

  崇宁三年,太常博士罗畸言:"九宫诸神位,无礼神玉,惟有燔玉。窃谓宜用礼神玉,少仿其币之色荐于神坐。"议礼局言:"先王制礼,用圭璧以祀日月星辰,所谓圭璧者,圭,其邸为璧,以取杀于上帝也。今九宫神皆星名,而其玉用两圭有邸。夫两圭有邸,祀地之玉,以祀星辰,非周礼也。乞改用圭璧以应古制。"

  《政和新仪》:"立春日祀东太一宫;立夏、季夏土王日祀中太一宫;立秋日祀西太一宫;立冬日祀中太一宫,宫之真室殿,五福太一在中,君基太一在东,太游太一在西,俱南向。延休殿,四神太一。承厘殿,臣基太一在东,西向,北上。凝祐殿,直符太一。臻福殿,民基太一在西,东向,北上。膺庆殿,小游太一在中,天一太一在东,地一太一在西。灵贶殿,太岁在中,太阴在西,俱南向。三皇、五方帝、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十日、十二辰、天地水三官、五行、九宫、八卦、五岳、四海、四渎、十二山神等,并为从祀。东、西太一宫准此。东太一宫大殿,五福太一在东,君基太一在西,俱南向。太游太一殿在大殿之北,南向。臣基太一殿在南,北向。小游太一、直符太一、四神太一殿在大殿之东,西向,北上。天一太一、民基太一、地一太一在大殿之西,东向,北上。西太一宫黄庭殿,五福在中,君基在东,太游在西;均福殿,小游在中,俱南向。延贶殿,天一在中,四神在南,臣基在北,俱西向。资祐殿,地一在中,四神在南,臣基在北,俱西向。资祐殿,地一在中,民基在南,直符在东北,俱东向。"九宫贵神坛三成,一成纵广十四丈,再成纵广十二丈,三成纵广十丈,各高三尺。上依方位置小坛九,各高一尺五寸,纵广八尺。四陛、坤道,两壝,每壝二十五步,如旧制。

  绍兴十一年,太常丞朱辂言:"九宫贵神所主风、雨、霜、雪、雹、疫,所系甚重,请举行祀典。"太常寺主簿林大鼐亦言:"十神太一,九宫太一,皆天之贵神,国朝分为二,并为大祀。比一新太一宫,而九宫贵神尚寓屋而不坛。"乃诏临安府于国城之东,建筑九宫坛壝,其仪如祀上帝。其太一宫,初议者请即行宫之北隅建祠,后命礼官考典故,择地建宫。十八年,宫成,御书其榜。十太一位于殿上,南面,西上。从祀,东庑九十有八,西庑九十有七,皆北上。孝宗受禅,又建本命殿,名曰崇禧。光宗又迁介福殿像于挟室,而名新殿曰崇福。

  高禖。初,仁宗未有嗣,景祐四年二月,以殿中侍御史张奎言,诏有司详定。礼官以为:"《月令》虽可据,然《周官》阙其文,《汉志》郊祀不及禖祠,独《枚皋传》言’皇子禖祝’而已。后汉至江左概见其事,而仪典委曲,不可周知。惟高齐禖祀最显,妃嫔参享,黩而不蠲,恐不足为后世法。唐明皇因旧《月令》,特存其事。开元定礼,已复不著。朝廷必欲行之,当筑坛于南郊,春分之日以祀青帝,本《诗》’克禋以祓’之义也。配以伏羲、帝喾,伏羲本始,喾著祥也。以禖从祀,报古为禖之先也。以石为主,牲用太牢,乐以升歌,仪视先蚕,有司摄事,祝版所载,具言天子求嗣之意。乃以弓矢、弓韣致神前,祀已,与胙酒进内,以礼所御,使斋戒受之。仍岁令有司申请俟旨,命曰特祀。"即用其年春分,遣官致祭。为圜坛高九尺,广二丈六尺,四陛,三壝,陛广五尺,壝各二十五步。主用青石,长三尺八寸,用木生成之数,形准庙社主,植坛上稍北,露其首三寸。青玉、青币,牲用牛一、羊一、豕一,如卢植之说。乐章、祀仪并准青帝,尊器、神坐如勾芒,唯受福不饮,回授中人为异。祀前一日,内侍请皇后宿斋于别寝,内臣引近侍宫嫔从。是日,量地设香案、褥位各二,重行,南向,于所斋之庭以望禖坛。又设褥位于香案北,重行。皇后服祎衣,褥位以绯。宫嫔服朝贺衣服,褥位以紫。祀日,有司行礼,以福酒、胙肉、弓矢、弓韣授内臣,奉至斋所,置弓矢等于箱,在香案东;福酒于坫,胙肉于俎,在香案西。内臣引宫嫔诣褥位,东上南向。乃请皇后行礼,导至褥位,皆再拜。导皇后诣香案位,上香三,请带弓韣,受弓矢,转授内臣置于箱,又再拜。内臣进胙,皇后受讫,转授内臣。次进福酒,内臣曰:"请饮福。"饮讫,请再拜。乃解弓韣,内臣跪受,置于箱。导皇后归东向褥位。又引宫嫔最高一人诣香案,上香二,带弓韣,受弓矢,转授左右,及饮福,解弓韣,如皇后仪,唯不进胙。又引以次宫嫔行礼,亦然。俟俱复位,内侍请皇后诣南向褥位,皆再拜退。是岁,宫中又置赤帝像以祈皇嗣。

  宝元二年,皇子生,遣参知政事王鬷以太牢报祠,准春分仪,惟不设弓矢、弓韣,著为常祀,遣两制官摄事。庆历三年,太常博士余靖言:"皇帝嗣续未广,不设弓矢、弓韣,非是。"诏仍如景祐之制。

  熙宁二年,皇子生,以太牢报祀高禖,惟不设弓矢,弓韣。既又从礼官言:"按祀仪,青帝坛广四丈,高八尺。今祠高禖既以青帝为主,其坛高广,请如青帝之制。又祀天以高禖配,今郊禖坛祀青帝于南郊,以伏羲、高辛配,复于坛下设高禖位,殊为爽误。请准古郊禖,改祀上帝,以高禖配,改伏羲、高辛位为高禖,而彻坛下位。"诏:"高禖典礼仍旧,坛制如所议,改犊为角握牛,高禖祝版与配位并进书焉。"又言:"伏羲、高辛配,祝文并云’作主配神’。神无二主,伏羲既为主,其高辛祝文,请改云’配食于神’。"

  元祐三年,太常寺言:"祀仪,高禖坛上正位设青帝席,配位设伏羲、高辛氏席,坛下东南设高禖,从祀席正配位各六俎,实以羊、豕腥熟,高禖位四俎,实以牛腥熟。祀日,兵部、工部郎中奉羊、豕俎升坛,诣正配位。高禖位俎,则执事人奉焉。窃以青帝为所祀之主,而牲用羊豕;禖神因其嘉祥从祀,而牲反用牛,又牛俎执事者陈之,而羊、豕俎皆奉以郎官,轻重失当。请以三牲通行解割,正、配、众祀位并用,皆以六曹郎官奉俎。今羊俎以兵部,豕俎以工部,牛俎请以户部郎官。"

  《政和新仪》:春分祀高禖,以简狄、姜嫄从祀,皇帝亲祠,并如祈谷祀上帝仪。惟配位作《承安》之乐,而增简狄、姜嫄位牛、羊、豕各一。绍兴元年,太常少卿赵子画言:"自车驾南巡,虽多故之余,礼文难备,至于祓无子,祝多男,所以系万方之心,盖不可阙。乞自来岁之春,复行高禖之祀。"十七年,车驾亲祀高禖,如政和之仪。

  大火之祀。康定初,南京鸿庆宫灾,集贤校理胡宿请修其祀,而以阏伯配焉。礼官议:"阏伯为高辛火正,实居商丘,主祀大火。后世因之,祀为贵神,配火侑食,如周弃配稷、后士配社之比,下历千载,遂为重祀。祖宗以来,郊祀上帝,而大辰已在从祀,阏伯之庙,每因赦文及春秋,委京司长吏致奠,咸秩之典,未始云阙。然国家有天下之号实本于宋,五运之次,又感火德,宜因兴王之地,商丘之旧,为坛兆祀大火,以阏伯配。建辰、建戌出内之月,内降祝版,留司长吏奉祭行事。"乃上坛制:高五尺,广二丈,四陛,陛广五尺,一壝,四面距坛各二十五步。位牌以黑漆朱书曰大火位,配位曰阏伯位。牲用羊、豕一,器准中祠。岁以三月、九月择日,令南京长吏以下分三献,州、县官摄太祝、奉礼。庆历,献官有祭服。

  建中靖国元年又建阳德观以祀荧惑。因翰林学士张康国言,天下崇宁观并建火德真君殿,仍诏正殿以离明为名。太常博士罗畸请宜仿太一宫,遣官荐献,或立坛于南郊,如祀灵星、寿星之仪。有司请以阏伯从祀离明殿,又请增阏伯位。按《春秋传》曰:五行之官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祝融,高辛氏之火正也;阏伯,陶唐氏之火正也。祝融既为上公,则阏伯亦当服上公衮冕九章之服。既又建荧惑坛于南郊赤帝坛壝外,令有司以时致祭,增用圭璧,火德、荧惑以阏伯配,俱南向。五方火精、神等为从祀。坛广四丈,高七尺,四陛,两壝,壝二十五步,从《新仪》所定。

  绍兴三年,诏祀大火。太常寺言:"应天府祀大火,今道路未通,宜于行在春秋设位。"乾道五年,太常少卿林栗等言:"本寺已择九月十四日,依旨设位,望祭应天府大火,以商丘宣明王配。二十一日内火,祀大辰,以阏伯配。大辰即大火,阏伯即商丘宣明王也。缘国朝以宋建号,以火纪德,推原发祥之所自,崇建商丘之祠,府曰应天,庙曰光德,加封王爵,锡谥宣明,所以追严者备矣。今有司旬日之间举行二祭,一称其号,一斥其名,义所未安。乞自今祀荧惑、大辰,其配位称阏伯,祝文、位板并依应天府大火礼例,改称宣明王,以称国家崇奉火正之意。"

  诸星祠,有寿星、周伯、灵星之祭。大中祥符二年,翰林天文邢中和言:"景德中,周伯星出亢宿下。按《天文志》,角、亢为太山之根,果符上封之应。望于亲郊日特置周伯星位于亢、宿间。"诏礼官与司天监定议,且言:"周伯星出氐三度,然亢、氐相去不远,并郑分。兖州,寿星之次,宜如中和奏,设位氐宿之间,以为永式。"景德三年,诏定寿星之祀。太常礼院言:"按《月令》:’八月,命有司享寿星于南郊。’《注》云:’秋分日,祭寿星于南郊。寿星,南极老人星也。’《尔雅》云:’寿星,角、亢也。’《注》云:’数起角、亢,列宿之长,故云寿星。’唐开元中,特置寿星坛,常以千秋节日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请用祀灵星小祠礼,其坛亦如灵星坛制,筑于南郊,以秋分日祭之。"

  元丰中,礼文所言:"时令秋分,享寿星于南郊。熙宁祀仪:于坛上设寿星一位,南向。又于坛下卯陛之南设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位,东向。按《尔雅》所谓’寿星角、亢’,非此所谓秋分所享寿星也。今于坛下设角、亢位,以氐、房、心、尾、箕同祀,尤为无名。又按晋《天文志》:’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日南极,常以秋分之旦见于丙,春分之夕没于丁,见则治平,主寿昌,常以秋分候之南郊。"后汉于国都南郊立老人星庙,常以仲秋祀之,则寿星谓老人矣。请依后汉,于坛上设寿星一位,南向,祀老人星。其坛下七宿位不宜复设。"

  庆历以立秋后辰日祀灵星,其坛东西丈三尺,南北丈二尺,寿星坛方丈八尺。皇祐定如唐制,二坛皆周八步四尺。其享礼,笾八,豆八,在神位前左右,重三行。俎二,在笾、豆外,簠、簋一,在二俎间。象尊二,在坛上东南隅,北向西上。七宿位各设笾一,豆一,在神位前左右。俎一,在笾、豆外,中设簠一、簋一,在俎左右。爵一,在神位正前。壶尊二,在神位右。光禄实以法酒。

  《政和新仪》改定:坛高三尺,东西袤丈三尺,南北袤丈二尺,四出陛,一壝,二十五步。初,乾兴祀灵星,值屠牲有禁,乃屠于城外。至是,敕有司:"凡祭祀牲牢,无避禁日,著为令。"南渡后,灵星、寿星、风师、雨师、雷师及七祀、司寒、马祖,并仍旧制。

  风伯、雨师,诸州亦致祭。大中祥符初,诏惟边地要剧者,令通判致祭,余皆长吏亲享。未几,泽州请立风伯、雨师庙,乃令礼官考仪式颁之。有司言:"唐制,诸郡置风伯坛社坛之东,雨师坛于西,各稍北数十步,卑下于社坛。祠用羊一,笾、豆各八,簠、簋各二。"元丰详定局言:"《周礼》:’小宗伯之职,兆五帝于四郊,四类亦如之。"郑氏曰:’兆为坛之营域。四类,日、月、星、辰,运行无常,以气类为之位,兆日于东郊,兆月与风师于西郊,兆司中、司命于南郊,兆雨师于北郊。’各以气类祭之,谓之四类。汉仪,县邑常以丙戌日祠风伯于戌地,以己丑日祀雨师于丑地,亦从其类故也。熙宁祀仪:兆日东郊,兆月西郊,是以气类为之位。至于兆风师于国城东北,兆雨师于国城西北,司中、司命于国城西北亥地,则是各从其星位,而不以气类也。请稽旧礼,兆风师于西郊,祠以立春后丑日;兆雨师于北郊,祠以立夏后申日;兆司中、司命、司禄于南郊,祠以立冬后亥日。其坛兆则从其气类,其祭辰则从其星位,仍依熙宁仪,以雷师从雨师之位,以司民从司中、司命、司禄之位。"

  旧制,风师坛高四尺,东西四步三尺,南北减一尺。皇祐定高三尺,周三十三步;雨师坛、雷师坛高三尺,方一丈九尺。皇祐定周六步。政和之制,风坛广二十三步,雨、雷坛广十五步,皆高三尺,四陛,并一壝,二十五步。其雨师、雷师二坛同壝。司中、司命、司民、司禄为四坛,各广二十五步,同壝。

  又言:"《周礼》:’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所谓周人尚臭,升烟以报阳也。今天神之祀皆燔牲首,风师、雨师请用柏柴升烟,以为歆神之始。"又言:"《周礼》乐师之职曰:’凡国之小事用乐者,令奏钟鼓。’说者曰:’小祀也。’小师职《注》:’小祭祀谓司中、司命、风师。’是也。既已有钟鼓,则是有乐明矣。请有司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用乐,仍制乐章以为降神之节。"又言:"《周礼》小司徒之职:’凡小祭祀奉牛牲羞其肆。’又《肆师》云:’小祭祀用牲。’所谓小祭祀,即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宫中七祀之类是也。后世以有司摄事,难于纯用太牢,犹宜下同大夫礼,用羊、豕可也。今祀仪,马祖、先牧、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司寒,岁用羊、豕一。《祠令》:小祠,牲入涤一月,所以备洁养之法。今每位肉以豕,又取诸市,与令文相戾。请诸小祠祭以少牢,仍用体解。"又言:"社稷五祀,先荐爓,次荐熟;至于群小祀,荐熟而已。请四方百物、宫中七祠、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止荐熟。"并从之。

  司寒之祭,常以四月,命官率太祝,用牲、币及黑牡、秬黍祭玄冥之神,乃开冰以荐太庙。建隆二年,置藏冰署而修其祀焉。秘书监李至言:"案《诗·豳·七月》曰:’四之日献羔祭韭。’盖谓周以十一月为正,其四月即今之二月也。《春秋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谓夏十二月,日在危也。’献羔而启之’,谓二月春分,献羔祭韭,始开冰室也。’火出而毕赋’,火星昏见,谓四月中也。又案《月令》:’天子献羔开冰,先荐寝庙。’详其开冰之祭,当在春分,乃有司之失也。"帝览奏,曰:"今四月,韭可苫屋矣,何谓荐新?"遂正其礼。天圣新令:"春分阴冰,祭司寒于冰井务,卜日荐冰于太庙。季冬藏冰,设祭亦如之。"

  元丰,详定所言:"熙宁祀仪,孟冬选吉日祀司寒。按古享司寒,惟以藏冰启冰之日,孟冬非有事于冰,则不应祭享。今请惟季冬藏冰则享司寒,牲用黑牡羊,谷用黑秬黍。仲春开冰,则但用羔。孔颖达注《月令》曰:’藏冰则用牡黍,启唯告而已。’祭礼大、告礼小故也。且开冰将以御至尊,当有桃弧、棘矢以禳除凶邪。设于神坐,则非礼也。当从孔氏说,出冰之时,置弓矢于凌室之户。"

  大观,礼局言:"《春秋左氏传》,以少昊有四叔,其二为玄冥。杜预、郑玄皆以玄冥为水官,故历代祀为司寒,则玄冥非天神矣。今仪注,礼毕有司取祝币瘗坎,赞者赞币燔燎,是以祀天神之礼享人鬼也。请罢燔燎而埋祝币。"诏从其请。

  大蜡之礼,自魏以来始定议。王者各随其行,社以其盛,腊以其终。建隆初,以有司言:"周木德,木生火,宜以火德王,色尚赤。"遂以戌日为腊。三年,戊戌腊,有司画日,以七日辛卯。和岘奏议曰:"按蜡始于伊耆,后历三代及汉,其名虽改,而其实一也。汉火行,用戌腊,腊者接也,新故相接,畋猎禽兽以享百神,报终成之功也。王者因之,上享宗庙,旁及五祀,展其孝心,尽物示恭也。魏、晋以降,悉沿其制。唐乘土德,贞观之际,以前寅日蜡百神,卯日祭社宫,辰日享宗庙。开元定礼,三祭皆于腊辰,以应土德。今以戌日为腊,而以前七日辛卯行蜡礼,恐未为宜。况宗庙、社稷并遵腊享,独蜡不以腊,请下礼官议。"议如岘言,今后蜡百神、祀社稷、享宗庙皆用戌腊一日。天圣三年,同知礼院陈诂言:"蜡祭一百九十二位,祝文内载一百八十二位,唯五方田畯、五方邮表畷一十位不载祝文。又《郊祀录》、《正辞录》、《司天监神位图》皆以虎为于菟,乃避唐讳,请仍为虎。五方祝文,众族之下增入田畯、邮表畷云。"

  元丰,详定所言:"《记》曰:’八蜡以祀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历代蜡祭,独在南郊为一坛,惟周、隋四郊之兆,乃合礼意。又《礼记·月令》以蜡与息民为二祭,故隋、唐息民祭在蜡之后日。请蜡祭,四郊各为一坛,以祀其方之神,有不顺成之方则不修报。其息民祭仍在蜡祭之后。"先是,太常寺言:"四郊蜡祭,宜依百神制度筑坛,其东西有不顺成之方,即祭日月。其神农以下,更不设祭。又旧仪,神农、后稷并设位坛下,当移坛上。按《礼记正义》:伊耆氏,神农也。今坛下更设伊耆氏位,合除去之。"

  《政和新仪》:腊前一日蜡百神。四方蜡坛广四丈,高八尺,四出陛,两壝,每壝二十五步。东方设大明位,西方设夜明位,以神农氏、后稷氏配,配位以北为上。南北坛设神农位,以后稷配,五星、二十八宿、十二辰、五官、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及五方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井泉、田畯,仓龙、朱鸟、麒麟、白虎、玄武,五水庸、五坊、五虎、五鳞、五羽、五介、五毛、五邮表畷、五臝、五猫、五昆虫从祀,各依其方设位。中方镇星、后土、田畯设于南方蜡坛酉阶之西,中方岳镇以下设于南方蜡坛午阶之西。伊耆设于北方蜡坛卯阶之南,其位次于辰星。

  绍兴十九年,有司检会《五礼新仪》,腊前一日蜡东方、西方为大祀,蜡南方、北方为中祀,并用牲牢。乾道四年,太常少卿王瀹又请于四郊各为一坛,以祀其方之神,东西以日月为主,各以神农、后稷配;南北皆以神农为主,以后稷配。自五帝、星辰、岳镇、海渎以至猫虎、昆虫,各随其方,分为从祀。其后南蜡仍于圆坛望祭殿,北蜡于余杭门外精进寺行礼。

  太庙司命、户、灶、中霤、门、厉、行七祀,熙宁八年,始置位版。太常礼院请禘享遍祭七祀。详定所言:"《周礼》:天子六服,自鷩冕而下,各随所祭而服。今既不亲祀,则诸臣摄事日,当从王所祭之服,其摄事之臣不系其官。"又言:"《礼·祭法》曰:’王自为立七祀:曰司命,曰中霤,曰国行,曰泰厉,曰门,曰户,曰灶。’孟春祀户,祭先脾;孟夏祀灶。祭先肺;中央土祀中霤,祭先心;孟秋祀门,祭先肝;孟冬祀行,祭先肾。又《传》曰:’春祀司命,秋祠厉。’此所祀之位,所祀之时,所用之俎也。《周礼》:’司服掌王之吉服,祭群小祀则服玄冕。’《注》谓宫中七祀之属。《礼记》曰:’一献熟。’《注》谓宫中群小神七祀之等。《周礼·大宗伯》:’若王不与祭祀则摄位。’此所祀之服,所献之礼,所摄之官也。近世因禘袷则遍祭七祀,其四时则随时享分祭,摄事以庙卿行礼而服七旒之冕,分太庙牲以为俎,一献而不荐熟,皆非礼制。请以立春祭户于庙室户外之西,祭司命于庙门之西,制脾于俎;立夏祭灶于庙门之东,制肺于俎;季夏土王日祭中霤于庙庭之中,制心于俎;立秋祭门及厉于庙门外之西,制肝于俎;立冬祭司命及行于庙门外之西,制肾于俎,皆用特牲,更不随时享分祭。有司摄事,以太庙令摄礼官,服必玄冕,献必荐熟。亲祀及腊享,即依旧礼遍祭之。"《政和新仪》定太庙七祀,四时分祭,如元丰仪,腊享袷享则遍祭,设位于殿下横街之北、道西,东向,北上。

  马祖。《祀典》:仲春祀马祖,仲夏享先牧,仲秋祭马社,仲冬祭马步,并择日。坛壝之制,三坛各广九步,高三尺,四陛,一壝。

  又有酺神之祀。庆历中,上封事者言:"螟蝗为害,乞内外并修祭酺。"礼院言:"按《周礼》:’族师,春秋祭酺。’酺为人物灾害之神。郑玄云:’校人职有冬祭马步。则未知此酺者,蝝螟之酺欤,人鬼之步欤?盖亦为坛位如雩禜云。’然则校人职有冬步,是与马为害者,此酺盖人物之害也。汉有蝝螟之酺神,又有人鬼之步神。历代书史,悉无祭酺仪式。欲准祭马步仪,坛在国城西北,差官就马坛致祭,称为酺神。

  若外州者,即略依禜礼。其仪注,先择便方除地,设营缵为位,营缵谓立表施绳以代坛。其致斋、行礼、器物,并如小祠。先祭一日致斋,祭日,设神坐内向,用尊及笾一、豆一,实以酒酺,设于神坐左。又设罍洗及篚于酒尊之左,俱内向。执事者位于其后,皆以近神为上。荐神用白币一丈八尺在篚。将祭,赞祀官拜,就盥洗讫,进至神坐前,上香、奠币。退诣罍盥洗,实以酒,再诣神坐前奠爵,读祝,再拜,退而瘗币。其酺神祝文曰:"维年岁次月朔某日,州县具官某,敢昭告于酺神:蝗蝝荐生,害于嘉谷,惟神降祐,应时消殄。请以清酒、制币嘉荐,昭告于神,尚享。"

  绍兴祀令:虫蝗为害,则祭酺神。嘉定八年六月,以飞蝗入临安界,诏差官祭告。又诏两浙、淮东西路州县,遇有蝗入境,守臣祭告酺神。

点击加载下一章

目录

496
倒序
  1. 正文卷
  2. 卷一·本纪第一·太祖一
  3. 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
  4. 卷三·本纪第三·太祖三
  5. 卷四·本纪第四·太宗一
  6. 卷五·本纪第五·太宗二
  7. 卷六·本纪第六·真宗一
  8. 卷七·本纪第七·真宗二
  9. 卷八·本纪第八·真宗三
  10. 卷九·本纪第九·仁宗一
  11. 卷十·本纪第十·仁宗二
  12.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仁宗三
  13.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仁宗四
  14.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英宗
  15. 卷十四·本纪第十四·神宗一
  16.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神宗二
  17.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神宗三
  18. 卷十七·本纪第十七·哲宗一
  19. 卷十八·本纪第十八·哲宗二
  20.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徽宗一
  21.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徽宗二
  22. 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徽宗三
  23. 卷二十二·本纪第二十二·徽宗四
  24. 卷二十三·本纪第二十三·钦宗
  25.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高宗一
  26. 卷二十五·本纪第二十五·高宗二
  27. 卷二十六·本纪第二十六·高宗三
  28. 卷二十七·本纪第二十七·高宗四
  29. 卷二十八·本纪第二十八·高宗五
  30. 卷二十九·本纪第二十九·高宗六
  31. 卷三十·本纪第三十·高宗七
  32. 卷三十一·本纪第三十一·高宗八
  33. 卷三十二·本纪第三十二·高宗九
  34. 卷三十三·本纪第三十三·孝宗一
  35. 卷三十四·本纪第三十四·孝宗二
  36. 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孝宗三
  37. 卷三十六·本纪第三十六·光宗
  38. 卷三十七·本纪第三十七·宁宗一
  39. 卷三十八·本纪第三十八·宁宗二
  40. 卷三十九·本纪第三十九·宁宗三
  41. 卷四十·本纪第四十·宁宗四
  42. 卷四十一·本纪第四十一·理宗一
  43. 卷四十二·本纪第四十二·理宗二
  44. 卷四十三·本纪第四十三·理宗三
  45. 卷四十四·本纪第四十四·理宗四
  46. 卷四十五·本纪第四十五·理宗五
  47. 卷四十六·本纪第四十六·度宗
  48. 卷四十七·本纪第四十七·瀛国公二王附
  49. 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
  50. 卷四十九·志第二·天文二
  51. 卷五十·志第三·天文三
  52. 卷五十一·志第四·天文四
  53. 卷五十二·志第五·天文五
  54. 卷五十三·志第六·天文六
  55. 卷五十四·志第七·天文七
  56. 卷五十五·志第八·天文八
  57. 卷五十六·志第九·天文九
  58. 卷五十七·志第十·天文十
  59. 卷五十八·志第十一·天文十一
  60. 卷五十九·志第十二·天文十二
  61. 卷六十·志第十三·天文十三
  62. 卷六十一·志第十四·五行一上
  63. 卷六十二·志第十五·五行一下
  64. 卷六十三·志第十六·五行二上
  65. 卷六十四·志第十七·五行二下
  66. 卷六十五·志第十八·五行三
  67. 卷六十六·志第十九·五行四
  68. 卷六十七·志第二十·五行五
  69. 卷六十八·志第二十一·律历一
  70. 卷六十九·志第二十二·律历二
  71. 卷七十·志第二十三·律历三
  72. 卷七十一·志第二十四·律历四
  73.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五·律历五
  74. 卷七十三·志第二十六·律历六
  75. 卷七十四·志第二十七·律历七
  76. 卷七十五·志第二十八·律历八
  77. 卷七十六·志第二十九·律历九
  78. 卷七十七·志第三十·律历十
  79. 卷七十八·志第三十一·律历十一
  80. 卷七十九·志第三十二·律历十二
  81. 卷八十·志第三十三·律历十三
  82. 卷八十一·志第三十四·律历十四
  83. 卷八十二·志第三十五·律历十五
  84. 卷八十三·志第三十六·律历十六
  85. 卷八十四·志第三十七
  86. 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87. 卷八十六·志第三十九·地理二
  88. 卷八十七·志第四十·地理三
  89. 卷八十八·志第四十一·地理四
  90. 卷八十九·志第四十二·地理五
  91. 卷九十·志第四十三·地理六
  92. 卷九十一·志第四十四·河渠一
  93. 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
  94. 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河渠三
  95. 卷九十四·志第四十七·河渠四
  96. 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八·河渠五
  97. 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九·河渠六
  98. 卷九十七·志第五十·河渠七
  99. 卷九十八·志第五十一·礼一
  100. 卷九十九·志第五十二·礼二等
  101. 卷一百·志第五十三·礼三等
  102. 卷一百一·志第五十四·礼四等
  103. 卷一百二·志第五十五·礼五等
  104. 卷一百三·志第五十六·礼六吉礼六
  105. 卷一百四·志第五十七·礼七吉礼七
  106. 卷一百五·志第五十八·礼八等
  107. 卷一百六·志第五十九·礼九等
  108. 卷一百七·志第六十·礼十等
  109. 卷一百八·志第六十一·礼十一等
  110. 卷一百九·志第六十二·礼十二等
  111. 卷一百一十·志第六十三·礼十三等
  112. 卷一百一十一·志第六十四·礼十四等
  113. 卷一百一十二·志第六十五·礼十五等
  114. 卷一百一十三·志第六十六·礼十六等
  115. 卷一百十四·志第六十七·礼十七等
  116.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
  117. 卷一百一十六·志第六十九·礼十九等
  118. 卷一百一十七·志第七十·礼二十等
  119. 卷一百一十八·志第七十一·礼二十一等
  120. 卷一百一十九·志第七十二·礼二十二等
  121. 卷一百二十·志第七十三·礼二十三等
  122. 卷一百二十一·志第七十四·礼二十四等
  123. 卷一百二十二·志第七十五·礼二十五等
  124. 卷一百二十三·志第七十六·礼二十六等
  125. 卷一百二十四·志第七十七·礼二十七等
  126. 卷一百二十五·志第七十八·礼二十八等
  127. 卷一百二十六·志第七十九·乐一
  128. 卷一百二十七·志第八十·乐二
  129. 卷一百二十八·志第八十一·乐三
  130. 卷一百二十九·志第八十二·乐四
  131. 卷一百三十·志第八十三·乐五
  132. 卷一百三十一·志第八十四·乐六
  133. 卷一百三十二·志第八十五·乐七等
  134. 卷一百三十三·志第八十六·乐八等
  135. 卷一百三十四·志第八十七·乐九等
  136. 卷一百三十五·志第八十八·乐十等
  137. 卷一百三十六·志第八十九·乐十一等
  138. 卷一百三十七·乐志第九十·乐十二等
  139. 卷一百三十八·志第九十一·乐十三等
  140. 卷一百三十九·志第九十二·乐十四等
  141. 卷一百四十·志第九十三·乐十五等
  142. 卷一百四十一·志第九十四·乐十六等
  143. 卷一百四十二·志第九十五·乐十七
  144. 卷一百四十三·志第九十六·仪卫一
  145. 卷一百四十四·志第九十七·仪卫二
  146. 卷一百四十五·志第九十八·仪卫三
  147. 卷一百四十六·志第九十九·仪卫四
  148. 卷一百四十七·志第一百·仪卫五
  149. 卷一百四十八·志第一百一·仪卫六
  150. 卷一百四十九·志第一百二·舆服一
  151. 卷一百五十·志第一百三·舆服二
  152. 卷一百五十一·志第一百四·舆服三
  153. 卷一百五十二·志第一百五·舆服四
  154. 卷一百五十三·志第一百六·舆服五
  155. 卷一百五十四·志第一百七·舆服六
  156. 卷一百五十五·志第一百八·选举一等
  157. 卷一百五十六·志第一百九·选举二等
  158. 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选举三等
  159. 卷一百五十八·志第一百十一·选举四等
  160. 卷一百五十九·志第一百十二·选举五等
  161. 卷一百六十·志第一百一十三·选举六等
  162. 卷一百六十一·志第一百一十四·职官一
  163. 卷一百六十二·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二
  164. 卷一百六十三·志第一百一十六·职官三
  165. 卷一百六十四·志第一百一十七·职官四
  166. 卷一百六十五·志第一百一十八·职官五
  167. 卷一百六十六·第一百一十九·职官六
  168. 卷一百六十七·第一百二十·职官七
  169. 卷一百六十八·志第一百二十一·职官八等
  170. 卷一百六十九·志第一百二十二·职官九等
  171. 卷一百七十·志第一百二十三·职官十等
  172. 卷一百七十一·志第一百二十四·职官十一等
  173. 卷一百七十二·志第一百二十五·职官十二等
  174. 卷一百七十三·志第一百二十六·食货上一等
  175. 卷一百七十四·志第一百二十七·食货上二等
  176. 卷一百七十五·志第一百二十八·食货上三等
  177. 卷一百七十六·志第一百二十九·食货上四等
  178. 卷一百七十七·志第一百三十·食货上五等
  179. 卷一百七十八·志第一百三十一·食货上六等
  180. 卷一百七十九·志第一百三十二·食货下一等
  181. 卷一百八十·志第一百三十三·食货下二等
  182. 卷一百八十一·志第一百三十四·食货下三
  183. 卷一百八十二·志第一百三十五·食货下四
  184. 卷一百八十三·志第一百三十六·食货下五
  185. 卷一百八十四·志第一百三十七·食货下六
  186. 卷一百八十五·志第一百三十八·食货下七
  187. 卷一百八十六·志第一百三十九·食货下八
  188. 卷一百八十七·志第一百四十·兵一等
  189. 卷一百八十八·志第一百四十一·兵二等
  190. 卷一百八十九·志第一百四十二·兵三等
  191.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
  192. 卷一百九十一·志第一百四十四·兵五等
  193. 卷一百九十二·志第一百四十五·兵六等
  194. 卷一百九十三·志第一百四十六·兵七等
  195. 卷一百九十四·志第一百四十七·兵八
  196. 卷一百九十五·志第一百四十八·兵九
  197. 卷一百九十六·志第一百四十九·兵十
  198. 卷一百九十七·志第一百五十·兵十一
  199. 卷一百九十八·志第一百五十一·兵十二
  200. 卷一百九十九·志第一百五十二·刑法一
  201. 卷二百·志第一百五十三·刑法二
  202. 卷二百一·志第一百五十四·刑法三
  203. 卷二百二·志第一百五十五·艺文一
  204. 卷二百三·志第一百五十六·艺文二
  205. 卷二百四·志第一百五十七·艺文三
  206. 卷二百五·志第一百五十八·艺文四
  207. 卷二百六·志第一百五十九·艺文五
  208. 卷二百七·志第一百六十·艺文六
  209. 卷二百八·志第一百六十一·艺文七
  210. 卷二百九·志第一百六十二·艺文八
  211. 卷二百一十·表第一·宰辅一
  212. 卷二百一十一·表第二·宰辅二
  213. 卷二百一十二·表第三·宰辅三
  214. 卷二百一十三·表第四·宰辅四
  215. 卷二百一十四·表第五
  216. 卷二百一十五·表第六·宗室世系一
  217. 卷二百一十六·表第七·宗室世系二
  218. 卷二百一十七·表第八·宗室世系三
  219. 卷二百一十八·表第九·宗室世系四
  220. 卷二百一十九·表第十·宗室世系五
  221. 卷二百二十·表第十一·宗室世系六
  222. 卷二百二十一·表第十二·宗室世系七
  223. 卷二百二十二·表第十三·宗室世系八
  224. 卷二百二十三·表第十四·宗室世系九
  225. 卷二百二十四·表第十五·宗室世系十
  226. 卷二百二十五·表第十六·宗室世系十一
  227. 卷二百二十六·表第十七·宗室世系十二
  228. 卷二百二十七·表第十八·宗室世系十三
  229. 卷二百二十八·表第十九·宗室世系十四
  230. 卷二百二十九·表第二十·宗室世系十五
  231. 卷二百三十·表第二十一·宗室世系十六
  232. 卷二百三十一·表第二十二·宗室世系十七
  233. 卷二百三十二·表第二十三·宗室世系十八
  234. 卷二百三十三·表第二十四·宗室世系十九
  235. 卷二百三十四·表第二十五·宗室世系二十
  236. 卷二百三十五·表第二十六·宗室世系二十一
  237. 卷二百三十六·表第二十七·宗室世系二十二
  238. 卷二百三十七·表第二十八·宗室世系二十三
  239. 卷二百三十八·表第二十九·宗室世系二十四
  240. 卷二百三十九·表第三十·宗室世系二十五
  241. 卷二百四十·表第三十一·宗室世系二十六
  242. 卷二百四十一·表第三十二·宗室世系二十七
  243. 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后妃上
  244. 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后妃下
  245.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宗室一
  246.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四·宗室二
  247. 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宗室三
  248. 卷二百四十七·列传第六·宗室四
  249. 卷二百四十八·列传第七·公主
  250. 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范质等
  251. 卷二百五十·列传第九·石守信等
  252. 卷二百五十一·列传第十·韩令坤等
  253. 卷二百五十二·列传第十一·王景等
  254. 卷二百五十三·传第十二·折德扆等
  255.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十三·侯益等
  256. 卷二百五十五·列传第十四·郭崇等
  257. 卷二百五十六·列传第十五·赵普
  258. 卷二百五十七·列传第十六·吴廷祚
  259. 卷二百五十八·列传第十七·曹彬等
  260. 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张美等
  261. 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曹翰等
  262. 卷二百六十一·列传第二十·李琼
  263. 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二十一·李穀等
  264. 卷二百六十三·列传第二十二·张昭等
  265. 卷二百六十四·列传第二十三·薛居正等
  266. 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李昉等
  267. 卷二百六十六·列传第二十五·钱若水等
  268. 卷二百六十七·列传第二十六·张宏等
  269. 卷二百六十八·列传第二十七·柴禹锡等
  270. 卷二百六十九·列传第二十八·陶穀等
  271. 卷二百七十·列传第二十九·颜衎
  272.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三十·马令琮等
  273. 卷二百七十二·列传第三十一·杨业等
  274. 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李进卿等
  275. 卷二百七十四·列传第三十三·王赞等
  276. 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三十四·刘福等
  277. 卷二百七十六·列传第三十五·刘保勋等
  278.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三十六·张鉴等
  279. 卷二百七十八·列传第三十七·马全义等
  280. 卷二百七十九·列传第三十八·王继忠等
  281. 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三十九·田绍斌等
  282. 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吕端等
  283. 卷二百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一·李沆等
  284. 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王钦若等
  285. 卷二百八十四·列传第四十三·陈尧佐等
  286. 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四十四·陈执中等
  287. 卷二百八十六·列传第四十五·鲁宗道等
  288. 卷二百八十七·列传第四十六·杨砺等
  289. 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任中正等
  290. 卷二百八十九·列传第四十八·高琼等
  291. 卷二百九十·列传第四十九·曹利用等
  292. 卷二百九十一·列传第五十·吴育等
  293. 卷二百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一·李谘等
  294. 卷二百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二·田锡等
  295. 卷二百九十四·列传第五十三·掌禹锡等
  296. 卷二百九十五·列传第五十四·尹洙等
  297. 卷二百九十六·列传第五十五·韩丕等
  298. 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孔道辅等
  299. 卷二百九十八·列传第五十七·彭乘等
  300. 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狄棐等
  301. 卷三百·列传第五十九·杨偕等
  302. 卷三百一·列传第六十·边肃等
  303. 卷三百二·列传第六十一·王臻等
  304. 卷三百三·列传第六十二·张昷之等
  305. 卷三百四·列传第六十三·周渭等
  306. 卷三百五·列传第六十四·杨亿等
  307. 卷三百六·列传第六十五·谢泌等
  308. 卷三百七·列传第六十六·乔维岳等
  309. 卷三百八·列传第六十七·上官正等
  310. 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王延德等
  311. 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李迪等
  312. 卷三百一十一·列传第七十·晏殊等
  313. 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韩琦等
  314. 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富弼等
  315. 卷三百一十四·列传第七十三·范仲淹等
  316. 卷三百一十五·列传第七十四·韩亿等
  317. 卷三百一十六·列传第七十五·包拯等
  318. 卷三百一十七·列传第七十六·邵亢等
  319. 卷三百一十八·列传第七十七·张方平等
  320. 卷三百一十九·列传第七十八·欧阳修等
  321. 卷三百二十·列传第七十九·蔡襄等
  322. 卷三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十·郑獬等
  323. 卷三百二十二·列传第八十一·何郯等
  324. 卷三百二十三·列传第八十二·蔚昭敏等
  325. 卷三百二十四·列传第八十三·石普等
  326. 卷三百二十五·列传第八十四·刘平等
  327. 卷三百二十六·列传第八十五·景泰等
  328. 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王安石等
  329. 卷三百二十八·列卷第八十七·李清臣等
  330. 卷三百二十九·列传第八十八·常秩等
  331. 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任颛等
  332. 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九十·孙长卿等
  333. 卷三百三十二·列传第九十一·滕元发等
  334. 卷三百三十三·列传第九十二·杨佐等
  335. 卷三百三十四·列传第九十三·徐禧等
  336. 卷三百三十五·列传第九十四·种世衡
  337. 卷三百三十六·列传第九十五·司马光等
  338. 卷三百三十七·列传第九十六·范镇等
  339. 卷三百三十八·列传第九十七·苏轼等
  340. 卷三百三十九·列传第九十八·苏辙等
  341. 卷三百四十·列传第九十九·吕大防等
  342. 卷三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王存
  343. 卷三百四十二·列传第一百一·梁焘等
  344. 卷三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元绛等
  345. 卷三百四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孙觉等
  346. 卷三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刘安世等
  347. 卷三百四十六·列传第一百五·陈次升等
  348. 卷三百四十七·列传第一百六·孙鼛等
  349. 卷三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傅楫等
  350. 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郝质等
  351. 卷三百五十·列传第一百九·苗授等
  352. 卷三百五十一·列传第一百一十·赵挺之等
  353. 卷三百五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一·唐恪等
  354. 卷三百五十三·列传第一百一十二·何栗等
  355. 卷三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一十三·沈铢等
  356. 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贾易等
  357. 卷三百五十六·列传第一百一十五·刘拯等
  358. 卷三百五十七·列传第一百一十六·何灌等
  359. 卷三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七·李纲上
  360. 卷三百五十九·列传第一百一十八·李纲下
  361. 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一十九·宗泽等
  362. 卷三百六十一·列传第一百二十·张浚等
  363. 卷三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一·朱胜非等
  364. 卷三百六十三·列传第一百二十二·李光等
  365. 卷三百六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三·韩世忠等
  366. 卷三百六十五·列传第一百二十四·岳飞
  367. 卷三百六十六·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刘锜等
  368. 卷三百六十七·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李显忠等
  369. 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王德等
  370. 卷三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二十八·张俊等
  371. 卷三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九·王友直等
  372. 卷三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白时中等
  373. 卷三百七十二·列传第一百三十一·朱倬等
  374. 卷三百七十三·列传第一百三十二·朱弁等
  375. 卷三百七十四·列传第一百三十三·张九成等
  376. 卷三百七十五·列传第一百三十四·邓肃等
  377. 卷三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三十五·常同等
  378. 卷三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三十六·向子諲等
  379. 卷三百七十八·列传第一百三十七·卫肤敏等
  380. 卷三百七十九·列传第一百三十八·章谊等
  381. 卷三百八十·列传第一百三十九·何铸等
  382. 卷三百八十一·列传第一百四十·范如圭等
  383. 卷三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张焘等
  384. 卷三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二·陈俊卿等
  385. 卷三百八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三·陈康伯等
  386. 卷三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四·葛邲等
  387. 卷三百八十六·列传第一百四十五·刘珙等
  388. 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黄洽等
  389. 卷三百八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七·周执羔等
  390. 卷三百八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八·尤袤等
  391. 卷三百九十·列传第一百四十九·李衡等
  392. 卷三百九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周必大等
  393. 卷三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一·赵汝愚
  394. 卷三百九十三·列传第一百五十二·彭龟年等
  395. 卷三百九十四·列传第一百五十三·胡纮等
  396. 卷三百九十五·列传第一百五十四·楼钥等
  397. 卷三百九十六·列传第一百五十五·史浩等
  398. 卷三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十六·徐谊等
  399. 卷三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五十七·余端礼等
  400. 卷三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八·郑瑴等
  401. 卷四百·列传第一百五十九·王信等
  402. 卷四百一·列传第一百六十·辛弃疾等
  403. 卷四百二·列传第一百六十一·陈敏等
  404. 卷四百三·列传第一百六十二·赵方等
  405. 卷四百四·列传第一百六十三·汪若海等
  406. 卷四百五·列传第一百六十四·李宗勉等
  407. 卷四百六·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崔与之等
  408. 卷四百七·列传第一百六十六·杜范等
  409. 卷四百八·列传第一百六十七·吴昌裔等
  410. 卷四百九·列传第一百六十八·高定子等
  411. 卷四百一十·列传第一百六十九·娄机等
  412. 卷四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七十·汤璹等
  413. 卷四百一十二·列传第一百七十一·孟珙等
  414. 卷四百一十三·列传第一百七十二·赵汝谈等
  415. 卷四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七十三·史弥远等
  416. 卷四百一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四·傅伯成等
  417. 卷四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五·吴渊等
  418. 卷四百一十七·列传第一百七十六·乔行简等
  419. 卷四百一十八·列传第一百七十七·吴潜等
  420. 卷四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七十八·宣缯等
  421. 卷四百二十·列传第一百七十九·王伯大等
  422. 卷四百二十一·列传第一百八十·杨栋等
  423. 卷四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八十一·林勋等
  424. 卷四百二十三·列传第一百八十二·吴泳等
  425. 卷四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三·陆持之等
  426. 卷四百二十五·列传第一百八十四·刘应龙等
  427. 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一百八十五·循吏
  428. 卷四百二十七·列传第一百八十六·道学一
  429. 卷四百二十八·列传第一百八十七·道学二等
  430. 卷四百二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八·道学三
  431. 卷四百三十·列传第一百八十九·道学四等
  432. 卷四百三十一·列传第一百九十·儒林一
  433. 卷四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
  434. 卷四百三十三·列传第一百九十二·儒林三
  435. 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
  436. 卷四百三十五·列传第一百九十四·儒林五
  437. 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
  438. 卷四百三十七·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儒林七
  439. 卷四百三十八·列传第一百九十七·儒林八
  440. 卷四百三十九·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
  441. 卷四百四十·列传第一百九十九·文苑二
  442. 卷四百四十一·列传第二百·文苑三
  443. 卷四百四十二·列传第二百一·文苑四
  444. 卷四百四十三·列传第二百二·文苑五
  445. 卷四百四十四·列传第二百三·文苑六
  446. 卷四百四十五·列传第二百四·文苑七
  447. 卷四百四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忠义一
  448.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
  449. 卷四百四十八·列传第二百七·忠义三
  450. 卷四百四十九·列传第二百八·忠义四
  451. 卷四百五十·列传第二百九·忠义五
  452. 卷四百五十一·列传第二百一十·忠义六
  453. 卷四百五十二·列传第二百一十一·忠义七
  454. 卷四百五十三·列传第二百一十二·忠义八
  455. 卷四百五十四·列传第二百一十三·忠义九
  456. 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忠义十
  457. 卷四百五十六·列传第二百一十五·孝义
  458. 卷四百五十七·列传第二百一十六·隐逸上
  459. 卷四百五十八·列传第二百一十七·隐逸中
  460. 卷四百五十九·列传第二百一十八·隐逸下
  461. 卷四百六十·列传第二百一十九·列女
  462. 卷四百六十一·列传第二百二十·方技上
  463. 卷四百六十二·列传第二百二十一·方技下
  464. 卷四百六十三·列传第二百二十二·外戚上
  465. 卷四百六十四·列传第二百二十三·外戚中
  466. 卷四百六十五·列传第二百二十四·外戚下
  467. 卷四百六十六·列传第二百二十五·宦者一
  468. 卷四百六十七·列传第二百二十六·宦者二
  469. 卷四百六十八·列传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
  470. 卷四百六十九·列传第二百二十八·宦者四
  471. 卷四百七十·列传第二百二十九·佞幸
  472. 卷四百七十一·列传第二百三十·奸臣一
  473. 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
  474. 卷四百七十三·列传第二百三十二·奸臣三
  475. 卷四百七十四·列传第二百三十三·奸臣四
  476. 卷四百七十五·列传第二百三十四·叛臣上
  477. 卷四百七十六·列传第二百三十五·叛臣中
  478. 卷四百七十七·列传第二百三十六·叛臣下
  479. 卷四百七十八·列传第二百三十七·世家一
  480. 卷四百七十九·列传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
  481. 卷四百八十·列传第二百三十九·世家三
  482. 卷四百八十一·列传第二百四十·世家四
  483. 卷四百八十二·列传第二百四十一·世家五
  484. 卷四百八十三·列传第二百四十二·世家六
  485. 卷四百八十四·列传第二百四十三·周三臣
  486. 卷四百八十五·列传第二百四十四·外国一
  487. 卷四百八十六·列传第二百四十五·外国二
  488. 卷四百八十七·列传第二百四十六·外国三
  489. 卷四百八十八·列传第二百四十七·外国四
  490. 卷四百八十九·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
  491. 卷四百九十·列传第二百四十九·外国六
  492. 卷四百九十一·列传第二百五十·外国七
  493. 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外国八
  494. 卷四百九十三·列传第二百五十二·蛮夷一
  495. 卷四百九十四·列传第二百五十三·蛮夷二
  496. 卷四百九十五·列传第二百五十四·蛮夷三
  497. 卷四百九十六·列传第二百五十五·蛮夷四

卷一百三·志第五十六·礼六吉礼六

书籍详情 我要发文章 举报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