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国演义 > 正文

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作者: 罗贯中 更新时间:2019-10-13 21:42

  却说孔明放了孟获等一干人,杨锋父子皆封官爵,重赏洞兵。杨锋等拜谢而去。孟获等连夜奔回银坑洞。那洞外有三江:乃是泸水、甘南水、西城水。三路水会合,故为三江。其洞北近平坦三百余里,多产万物。洞西二百里,有盐井。西南二百里,直抵泸、甘。正南三百里,乃是梁都洞,洞中有山,环抱其洞;山上出银矿,故名为银坑山。山中置宫殿楼台,以为蛮王巢穴。其中建一祖庙,名曰“家鬼”。四时杀牛宰马享祭,名为“卜鬼”。每年常以蜀人并外乡之人祭之。若人患病,不肯服药,只祷师巫,名为“药鬼”。其处无刑法,但犯罪即斩。有女长成,却于溪中沐浴,男女自相混淆,任其自配,父母不禁,名为“学艺”。年岁雨水均调,则种稻谷;倘若不熟,杀蛇为羹,煮象为饭。每方隅之中,上户号曰“洞主”,次曰“酋长”。每月初一、十五两日,皆在三江城中买卖,转易货物。其风俗如此。

  却说孟获在洞中,聚集宗党千余人,谓之曰:“吾屡受辱于蜀兵,立誓欲报之。汝等有何高见?”言未毕,一人应曰:“吾举一人,可破诸葛亮。”众视之,乃孟获妻弟,现为八番部长,名曰带来洞主。获大喜,急问何人。带来洞主曰:“此去西南八纳洞,洞主木鹿大王,深通法术:出则骑象,能呼风唤雨,常有虎豹豺狼、毒蛇恶蝎跟随。手下更有三万神兵,甚是英勇。大王可修书具礼,某亲往求之。此人若允,何惧蜀兵哉!”获忻然,令国舅赍书而去。却令朵思大王守把三江城,以为前面屏障。

  却说孔明提兵直至三江城,遥望见此城三面傍江,一面通旱;即遣魏延、赵云同领一军,于旱路打城。军到城下时,城上弓弩齐发:原来洞中之人,多习弓弩,一弩齐发十矢,箭头上皆用毒药;但有中箭者,皮肉皆烂,见五脏而死。赵云、魏延不能取胜,回见孔明,言药箭之事。孔明自乘小车,到军前看了虚实,回到寨中,令军退数里下寨。蛮兵望见蜀兵远退,皆大笑作贺,只疑蜀兵惧怯而退,因此夜间安心稳睡,不去哨探。

  却说孔明约军退后,即闭寨不出。一连五日,并无号令。黄昏左侧,忽起微风。孔明传令曰:“每军要衣襟一幅,限一更时分应点。无者立斩。”诸将皆不知其意,众军依令预备。初更时分,又传令曰:“每军衣襟一幅,包土一包。无者立斩。”众军亦不知其意,只得依令预备。孔明又传令曰:“诸军包土,俱在三江城下交割。

  先到者有赏。”众军闻令,皆包净土,飞奔城下。孔明令积土为蹬道,先上城者为头功。于是蜀兵十余万,并降兵万余,将所包之土,一齐弃于城下。一霎时,积土成山,接连城上。

  一声暗号,蜀兵皆上城。蛮兵急放弩时,大半早被执下,余者弃城而走。朵思大王死于乱军之中。蜀将督军分路剿杀。孔明取了三江城,所得珍宝,皆赏三军。败残蛮兵逃回见孟获说:“朵思大王身死。失了三江城。”获大惊。正虑之间,人报蜀兵已渡江,现在本洞前下寨。孟获甚是慌张。忽然屏风后一人大笑而出曰:“既为男子,何无智也?我虽是一妇人,愿与你出战。”获视之,乃妻祝融夫人也。夫人世居南蛮,乃祝融氏之后;善使飞刀,百发百中。孟获起身称谢。夫人忻然上马,引宗党猛将数百员、生力洞兵五万,出银坑宫阙,来与蜀兵对敌。方才转过洞口,一彪军拦住:为首蜀将,乃是张嶷。蛮兵见之,却早两路摆开。祝融夫人背插五口飞刀,手挺丈八长标,坐下卷毛赤兔马。张嶷见之,暗暗称奇。二人骤马交锋。战不数合,夫人拨马便走。张嶷赶去,空中一把飞刀落下。嶷急用手隔,正中左臂,翻身落马。蛮兵发一声喊,将张嶷执缚去了。马忠听得张嶷被执,急出救时,早被蛮兵捆住。望见祝融夫人挺标勒马而立,忠忿怒向前去战,坐下马绊倒,亦被擒了。都解入洞中来见孟获。获设席庆贺。夫人叱刀斧手推出张嶷、马忠要斩。获止曰:“诸葛亮放吾五次,今番若杀彼将,是不义也。且囚在洞中,待擒住诸葛亮,杀之未迟。”夫人从其言,笑饮作乐。

  却说败残兵来见孔明,告知其事。孔明即唤马岱、赵云、魏延三人受计,各自领军前去。次日,蛮兵报入洞中,说赵云搦战。祝融夫人即上马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拨马便走。夫人恐有埋伏,勒兵而回。魏延又引军来搦战,夫人纵马相迎。正交锋紧急,延诈败而逃,夫人只不赶。次日,赵云又引军来搦战,夫人领洞兵出迎。二人战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夫人按标不赶。欲收兵回洞时,魏延引军齐声辱骂,夫人急挺标来取魏延。延拨马便走。夫人忿怒赶来,延骤马奔入山僻小路。忽然背后一声响亮,延回头视之,夫人仰鞍落马:原来马岱埋伏在此,用绊马索绊倒。就里擒缚,解投大寨而来。蛮将洞兵皆来救时,赵云一阵杀散。孔明端坐于帐上,马岱解祝融夫人到,孔明急令武士去其缚,请在别帐赐酒压惊,遣使往告孟获,欲送夫人换张嶷、马忠二将。

  孟获允诺,即放出张嶷、马忠,还了孔明。孔明遂送夫人入洞。孟获接入,又喜又恼。

  忽报八纳洞主到。孟获出洞迎接,见其人骑着白象,身穿金珠缨络,腰悬两口大刀,领着一班喂养虎豹豺狼之士,簇拥而入。获再拜哀告,诉说前事。木鹿大王许以报仇。获大喜,设宴相待。次日,木鹿大王引本洞兵带猛兽而出。赵云、魏延听知蛮兵出,遂将军马布成阵势。二将并辔立于阵前视之,只见蛮兵旗帜器械皆别:人多不穿衣甲,尽裸身赤体,面目丑陋;身带四把尖刀;军中不鸣鼓角,但筛金为号;木鹿大王腰挂两把宝刀,手执蒂钟,身骑白象,从大旗中而出。赵云见了,谓魏延曰:“我等上阵一生,未尝见如此人物。”二人正沉吟之际,只见木鹿大王口中不知念甚咒语,手摇蒂钟。忽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如同骤雨;一声画角响,虎豹豺狼,毒蛇猛兽,乘风而出,张牙舞爪,冲将过来。蜀兵如何抵当,往后便退。蛮兵随后追杀,直赶到三江界路方回。赵云、魏延收聚败兵,来孔明帐前请罪,细说此事。孔明笑曰:“非汝二人之罪。吾未出茅庐之时,先知南蛮有驱虎豹之法。吾在蜀中已办下破此阵之物也:随军有二十辆车,俱封记在此。今日且用一半;留下一半,后有别用。”遂令左右取了十辆红油柜车到帐下,留十辆黑油柜车在后。众皆不知其意。孔明将柜打开,皆是木刻彩画巨兽,俱用五色绒线为毛衣,钢铁为牙爪,一个可骑坐十人。孔明选了精壮军士一千余人,领了一百,口内装烟火之物,藏在军中。次日,孔明驱兵大进,布于洞口。蛮兵探知,入洞报与蛮王。木鹿大王自谓无敌,即与孟获引洞兵而出。孔明纶巾羽扇,身衣道袍,端坐于车上。孟获指曰:“车上坐的便是诸葛亮!若擒住此人,大事定矣!”木鹿大王口中念咒,手摇蒂钟。顷刻之间,狂风大作,猛兽突出。孔明将羽扇一摇,其风便回吹彼阵中去了,蜀阵中假兽拥出。蛮洞真兽见蜀阵巨兽口吐火焰,鼻出黑烟,身摇铜铃,张牙舞爪而来,诸恶兽不敢前进,皆奔回蛮洞,反将蛮兵冲倒无数。孔明驱兵大进,鼓角齐鸣,望前追杀。木鹿大王死于乱军之中。洞内孟获宗党,皆弃宫阙,扒山越岭而走。孔明大军占了银坑洞。

  次日,孔明正要分兵缉擒孟获,忽报:“蛮王孟获妻弟带来洞主,因劝孟获归降,获不从,今将孟获并祝融夫人及宗党数百余人尽皆擒来,献与丞相。”孔明听知,即唤张嶷、马忠,分付如此如此。二将受了计,引二千精壮兵,伏于两廊。孔明即令守门将,俱放进来。

  带来洞主引刀斧手解孟获等数百人,拜于殿下。孔明大喝曰:“与吾擒下!”两廊壮兵齐出,二人捉一人,尽被执缚。孔明大笑曰:“量汝些小诡计,如何瞒得过我!汝见二次俱是本洞人擒汝来降,吾不加害;汝只道吾深信,故来诈降,欲就洞中杀吾!”喝令武士搜其身畔,果然各带利刀。孔明问孟获曰:“汝原说在汝家擒住,方始心服;今日如何?”获曰:

  “此是我等自来送死,非汝之能也。吾心未服。”孔明曰:“吾擒住六番,尚然不服,欲待何时耶?”获曰:“汝第七次擒住,吾方倾心归服,誓不反矣。”孔明曰:“巢穴已破,吾何虑哉!”令武士尽去其缚,叱之曰:“这番擒住,再若支吾,必不轻恕!”孟获等抱头鼠窜而去。

  却说败残蛮兵有千余人,大半中伤而逃,正遇蛮王孟获。获收了败兵,心中稍喜,却与带来洞主商议曰:“吾今洞府已被蜀兵所占,今投何地安身?”带来洞主曰:“止有一国可以破蜀。”获喜曰:“何处可去?”带来洞主曰:“此去东南七百里,有一国,名乌戈国。

  国主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饭;身有鳞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军士,俱穿藤甲;其藤生于山涧之中,盘于石壁之上;国人采取,浸于油中,半年方取出晒之;晒干复浸,凡十余遍,却才造成铠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因此号为藤甲军。今大王可往求之。若得彼相助,擒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孟获大喜,遂投乌戈国,来见兀突骨。其洞无宇舍,皆居土穴之内。孟获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曰:“吾起本洞之兵,与汝报仇。”获欣然拜谢。于是兀突骨唤两个领兵俘长: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万兵,皆穿藤甲,离乌戈国望东北而来。行至一江,名桃花水,两岸有桃树,历年落叶于水中,若别国人饮之尽死,惟乌戈国人饮之,倍添精神。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兵。

  却说孔明令蛮人哨探孟获消息,回报曰:“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现屯于桃花渡口。孟获又在各番聚集蛮兵,并力拒战。”孔明听说,提兵大进,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见蛮兵,不类人形,甚是丑恶;又问土人,言说即日桃叶正落,水不可饮。孔明退五里下寨,留魏延守寨。

  次日,乌戈国主引一彪藤甲军过河来,金鼓大震。魏延引兵出迎。蛮兵卷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于地;刀砍枪刺,亦不能入。蛮兵皆使利刀钢叉,蜀兵如何抵当,尽皆败走。蛮兵不赶而回。魏延复回,赶到桃花渡口,只见蛮兵带甲渡水而去;内有困乏者,将甲脱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魏延急回大寨,来禀孔明,细言其事。孔明请吕凯并土人问之。凯曰:“某素闻南蛮中有一乌戈国,无人伦者也。更有藤甲护身,急切难伤。又有桃叶恶水,本国人饮之,反添精神;别国人饮之即死:如此蛮方,纵使全胜,有何益焉?不如班师早回。”孔明笑曰:“吾非容易到此,岂可便去!吾明日自有平蛮之策。”于是令赵云助魏延守寨,且休轻出。次日,孔明令土人引路,自乘小车到桃花渡口北岸山僻去处,遍观地理。山险岭峻之处,车不能行,孔明弃车步行。忽到一山,望见一谷,形如长蛇,皆光峭石壁,并无树木,中间一条大路。孔明问土人曰:“此谷何名?”

  土人答曰:“此处名为盘蛇谷。出谷则三江城大路,谷前名塔郎甸。”孔明大喜曰:“此乃天赐吾成功于此也!”遂回旧路,上车归寨,唤马岱分付曰:“与汝黑油柜车十辆,须用竹竿千条,柜内之物,如此如此。可将本部兵去把住盘蛇谷两头,依法而行。与汝半月限,一切完备。至期如此施设。倘有走漏,定按军法。”马岱受计而去。又唤赵云分付曰:“汝去盘蛇谷后,三江大路口如此守把。所用之物,克日完备。”赵云受计而去。又唤魏延分付曰:“汝可引本部兵去桃花渡口下寨。如蛮兵渡水来敌,汝便弃了寨,望白旗处而走。限半个月内,须要连输十五阵,弃七个寨栅。若输十四阵,也休来见我。”魏延领命,心中不乐,怏怏而去。孔明又唤张翼另引一军,依所指之处,筑立寨栅去了;却令张嶷、马忠引本洞所降千人,如此行之。各人都依计而行。

  却说孟获与乌戈国主兀突骨曰:“诸葛亮多有巧计,只是埋伏。今后交战,分付三军:但见山谷之中,林木多处,不可轻进。”兀突骨曰:

  “大王说的有理。吾已知道中国人多行诡计。今后依此言行之。吾在前面厮杀;汝在背后教道。”两人商议已定。忽报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立起营寨。兀突骨即差二俘长引藤甲军渡了河,来与蜀兵交战。不数合,魏延败走。蛮兵恐有埋伏,不赶自回。次日,魏延又去立了营寨。蛮兵哨得,又引众军渡过河来战。延出迎之。不数合,延败走。蛮兵追杀十余里,见四下并无动静,便在蜀寨中屯住。次日,二俘长请兀突骨到寨,说知此事。兀突骨即引兵大进,将魏延追一阵。蜀兵皆弃甲抛戈而走,只见前有白旗。延引败兵,急奔到白旗处,早有一寨,就寨中屯住。兀突骨驱兵追至,魏延引兵弃寨而走。蛮兵得了蜀寨。次日,又望前追杀。魏延回兵交战,不三合又败,只看白旗处而走,又有一寨,延就寨屯住。次日,蛮兵又至。延略战又走。蛮兵占了蜀寨。

  话休絮烦,魏延且战且走,已败十五阵,连弃七个营寨。蛮兵大进追杀。兀突骨自在军前破敌,于路但见林木茂盛之处,便不敢进;却使人远望,果见树阴之中,旌旗招飐。兀突骨谓孟获曰:“果不出大王所料。”孟获大笑曰:“诸葛亮今番被吾识破!大王连日胜了他十五阵,夺了七个营寨,蜀兵望风而走。诸葛亮已是计穷;只此一进,大事定矣!”兀突骨大喜,遂不以蜀兵为念。至第十六日,魏延引败残兵,来与藤甲军对敌,兀突骨骑象当先,头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两肋下露出生鳞甲,眼目中微有光芒,手指魏延大骂。延拨马便走。后面蛮兵大进。魏延引兵转过了盘蛇谷,望白旗而走。兀突骨统引兵众,随后追杀。兀突骨望见山上并无草木,料无埋伏,放心追杀。赶到谷中,见数十辆黑油柜车在当路。蛮兵报曰:“此是蜀兵运粮道路,因大王兵至,撇下粮车而走。”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赶。将出谷口,不见蜀兵,只见横木乱石滚下,垒断谷口。兀突骨令兵开路而进,忽见前面大小车辆,装载干柴,尽皆火起。兀突骨忙教退兵,只闻后军发喊,报说谷口已被干柴垒断,车中原来皆是火药,一齐烧着。兀突骨见无草木,心尚不慌,令寻路而走。只见山上两边乱丢火把,火把到处,地中药线皆着,就地飞起铁炮。满谷中火光乱舞,但逢藤甲,无有不着。将兀突骨并三万藤甲军,烧得互相拥抱,死于盘蛇谷中。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时,只见蛮兵被火烧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铁炮打的头脸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闻。孔明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左右将士,无不感叹。

  却说孟获在寨中,正望蛮兵回报。忽然千余人笑拜于寨前,言说:“乌戈国兵与蜀兵大战,将诸葛亮围在盘蛇谷中了。特请大王前去接应。我等皆是本洞之人,不得已而降蜀;今知大王前到,特来助战。”孟获大喜,即引宗党并所聚番人,连夜上马;就令蛮兵引路。方到盘蛇谷时,只见火光甚起,臭气难闻。获知中计,急退兵时,左边张嶷,右边马忠,两路军杀出。获方欲抵敌,一声喊起,蛮兵中大半皆是蜀兵,将蛮王宗党并聚集的番人,尽皆擒了。孟获匹马杀出重围,望山径而走。

  正走之间,见山凹里一簇人马,拥出一辆小车;车中端坐一人,纶巾羽扇,身衣道袍,乃孔明也。孔明大喝曰:“反贼孟获!今番如何?”获急回马走。旁边闪过一将,拦住去路,乃是马岱。孟获措手不及,被马岱生擒活捉了。此时王平、张翼已引一军赶到蛮寨中,将祝融夫人并一应老小皆活捉而来。

  孔明归到寨中,升帐而坐,谓众将曰:“吾今此计,不得已而用之,大损阴德。我料敌人必算吾于林木多处埋伏,吾却空设旌旗,实无兵马,疑其心也。吾令魏文长连输十五阵者,坚其心也。吾见盘蛇谷止一条路,两壁厢皆是光石,并无树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马岱将黑油柜安排于谷中,车中油柜内,皆是预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节,以引药线;才一发动,山损石裂。吾又令赵子龙预备草车,安排于谷中。又于山上准备大木乱石。却令魏延赚兀突骨并藤甲军入谷,放出魏延,即断其路,随后焚之。吾闻:‘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甲虽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蛮兵如此顽皮,非火攻安能取胜?使乌戈国之人不留种类者,是吾之大罪也!”众将拜伏曰:“丞相天机,鬼神莫测也!”孔明令押过孟获来。孟获跪于帐下。孔明令去其缚,教且在别帐与酒食压惊。孔明唤管酒食官至坐榻前,如此如此,分付而去。

  却说孟获与祝融夫人并孟优、带来洞主、一切宗党在别帐饮酒。忽一人人帐谓孟获曰:“丞相面羞,不欲与公相见。特令我来放公回去,再招人马来决胜负。公今可速去。”孟获垂泪言曰:“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吾虽化外之人,颇知礼义,直如此无羞耻乎?”遂同兄弟妻子宗党人等,皆匍匐跪于帐下,肉袒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孔明曰:“公今服乎?”获泣谢曰:“某子子孙孙皆感覆载生成之恩,安得不服!”孔明乃请孟获上帐,设宴庆贺,就令永为洞主。所夺之地,尽皆退还。孟获宗党及诸蛮兵,无不感戴,皆欣然跳跃而去。后人有诗赞孔明曰:“羽扇纶巾拥碧幢,七擒妙策制蛮王。至今溪洞传威德,为选高原立庙堂。”

  长史费祎入谏曰:“今丞相亲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蛮方;目今蛮王既已归服,何不置官吏,与孟获一同守之?”孔明曰:“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则当留兵,兵无所食,一不易也;蛮人伤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祸患,二不易也;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不留人,不运粮,与相安于无事而已。”众人尽服。于是蛮方皆感孔明恩德,乃为孔明立生祠,四时享祭,皆呼之为慈父;各送珍珠金宝、丹漆药材、耕牛战马,以资军用,誓不再反。南方已定。

  却说孔明犒军已毕,班师回蜀,令魏延引本部兵为前锋。延引兵方至泸水,忽然阴云四合,水面上一阵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军不能进。延退兵回报孔明。孔明遂请孟获问之。正是:塞外蛮人方帖服,水边鬼卒又猖狂。未知孟获所言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点击加载下一章

目录

120
倒序
  1. 正文卷
  2.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3.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4.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5. 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6. 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7.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8.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9.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10. 第九回 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11.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12. 第十一回 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13.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穗大战吕布
  14.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15.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16.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17. 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18.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19. 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拨矢啖睛
  20.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21. 第二十回 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22.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23.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24. 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25. 第二十四回 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26.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27.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28.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侯五关斩六将
  29. 第二十八回 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30.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31.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
  32. 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33. 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34.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35.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36.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隐沧 单福新野遇英主
  37.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38. 第三十七回 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
  39.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40. 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41. 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
  42. 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43. 第四十二回 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44.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45.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46.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47. 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48. 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49. 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50.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51.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52.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53. 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54. 第五十三回 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55. 第五十四回 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56.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57.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58.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59.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60. 第五十九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61.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62.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63.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64.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65.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66.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67.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68.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69. 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70.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死节
  71. 第七十回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72. 第七十一回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73. 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74. 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75. 第七十四回 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76. 第七十五回 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77.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78.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79.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80.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81.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82.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83.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84. 第八十三回 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书生拜大将
  85. 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86. 第八十五回 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87. 第八十六回 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88.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89. 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90. 第八十九回 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91. 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92. 第九十一回 祭泸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93. 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
  94. 第九十三回 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朝
  95. 第九十四回 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96. 第九十五回 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97. 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98. 第九十七回 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99. 第九十八回 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100. 第九十九回 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101. 第一百回 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102. 第一百一回 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103. 第一百二回 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104.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
  105. 第一百四回 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像魏都督丧胆
  106. 第一百五回 武侯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107. 第一百六回 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108.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109.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110. 第一百九回 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111.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112.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113.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114.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115.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116.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117.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118. 第一百十七回 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119.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120.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121. 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第九十回 驱巨善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书籍详情 我要发文章 举报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