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7-01-07 16:32:01
齐鲁网济南1月7日讯 2016年的最后一天,乒超总决赛在合肥落幕,但围绕在乒超本身的话题一直不断,国乒再次走红,乒超联赛却继续冠名裸奔;球市火爆,俱乐部却从中难寻收益,如何更好的进行联赛市场化、人才职业化以及运营商业化的改革,成为联赛最头疼的问题。
2016年底,对关注乒乓球一个赛季的球迷来说,最闹心的莫过于“总决赛换场地”,先是联赛承办方中奥在线发布消息,称总决赛将在辽宁鞍山进行,迷妹们定好了球票、机票和酒店,正准备启程的时候却迎来兜头一盆凉水,被告知总决赛的举办场地换成了合肥。球迷劳民伤财,媒体目瞪口呆,官方直到开赛前都没给出合理解释。
我们还没有形成特有的联赛商业模式,总决赛开打前一星期才定下举办地,这都是乒超还需要总结的地方,每个赛季也都在找适合乒超的商业模式,但目前也还没有一个更完善长远的规划,尤其是和中超、CBA相比,在商业模式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
如今乒超有了更多有意向加入体育产业发展大潮的企业,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乒超继续下去,但每次联赛推进的背后,依然是高额的烧钱行为,能否持久下去,仍是个问题。在乒超引入了摘牌制后,各大金主俱乐部纷纷砸重金抢购特级运动员,商业开发、门票、代言等利益看似诱人,却又雾里看花遥不可及。有球星的场次上座率几乎爆满,但票房却十分惨淡,因为很多是企业赠票。
乒超的存在,能够锻炼一支俱乐部队伍,能够让更多的运动员有球打,让他们提高收入,让球迷们近距离地有球看,我觉得这就是现阶段解决掉的问题了。
奥运年带火了乒超联赛,但同时也压缩了乒超比赛时间,一周双赛的赛程不只让球迷疲于奔命,球员们也得不到一丝喘息时间。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俱乐部对运动员拥有短暂使用权,但是球员的肖像权却仍归中国乒协所有,即使是俱乐部赞助商也不能让自己赞助的球员为企业代言广告。高投入下的未知回报难免打击投资热情,于是今年成为了继2014赛季之后乒超再次没有冠名商的又一年,如何扭转这种“亏本赚吆喝”的局面,让联赛商业化、职业化、可持续化,都是中国乒协应该去积极探索解决的问题。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